“太空养鱼”技术先进,“太空晶体”顺利生长,“太空稻种”已在地面孕育后代……自空间站建造以来,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110余项实(试)验,并持续根据任务规划推进后续研究。9月25日至28日,中国载人空间站2024年空间科学与应用学术年会举行,围绕6个学科方向展开研讨。
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、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吕从民介绍,空间应用系统总上行实验模块及样品近1.8吨,并已有近百件、总重近100千克的样品在完成太空之旅后,搭乘神舟飞船成功“回家”。
空间生物和物理科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,空间站开展研究课题数量最多的领域。其中,一批水稻种子在空间站萌芽生长,国际首次完成了水稻“从种子到种子”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。在轨收获的稻种返回地面后,其中一部分再次回归大地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首席赵国屏介绍,这批“太空稻种”经过试验田种植,成功孕育了下一代,已收获超过1万粒种子,未来有望形成特色种质资源。
今年,空间站中还首次出现了斑马鱼的身影,斑马鱼-金鱼藻二元水生生态系统在轨长周期稳定运行40余天。“我们在轨观察到,斑马鱼在太空中出现腹背颠倒游泳、旋转运动等特殊运动行为。”吕从民表示,这是我国在空间环境下培养脊椎动物的一次重要突破。此外,在轨利用全光阱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制备,实现大尺寸、组分均匀的铟砷锑晶体微重力生长,一批空间材料科学、微重力基础物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产出。
截至目前,空间站已经获取各类科学数据约265万亿字节。吕从民说,作为“国家太空实验室”,空间站将持续运行10至15年以上。随着四大领域近千个科研项目在轨滚动实施,未来获取的空间科学数据量级预计将达10亿亿字节。要处理这样的大数据,势必要运用科学智能,构建空间站天地一体的智能运控和大数据平台,打通不同科研项目之间的“信息孤岛”“数据孤岛”。
现在,各项空间科学在轨实验正在稳步推进。在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,聚焦四大研究领域、32个研究主题、76个研究计划,计划建设广域高精度光频标系统,率先实现非地球环境下实现碳水化合物的合成,面向空间天文和天体物理中国际公认悬而未决的“一黑两暗三起源”重大问题部署旗舰级重大设施……吕从民表示,这些研究将聚焦国际空间科学前沿和热点领域方向,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生命健康,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,瞄准重大成果产出和综合应用效益,并统筹空间科学长期发展和空间设施安全高效运行。
记者:刘苏雅